施工升降機安全生產技術關鍵點
一、施工升降機一般要求
1.施工電梯應按照使用手冊的規定設置,粘附架與平面交角不得超過±8°。
2.結構承重梁或框架柱應設置附著點,預埋孔穿墻螺栓應固定。固定點的壓縮抗壓強度符合設計要求,不得設置在墻體、預制梁墻、生活陽臺或建筑物的其他附件上。
3.電梯轎廂墻件穿墻螺栓必須加100x100x8mm厚鋼板。
4.最終一道附墻壁隨意相對高度應不得超過7.5m,限制位與極限定位中間的間距應達到使用手冊規定。
5.施工升降機額定值載貨量、額定值乘客數標識牌應放置施工吊籃顯眼部位。禁止在超出額定值載貨量或額定值乘客數的情形下應用施工升降機。
6.施工電梯應獨立安裝防護接地和防雷接地系統,接地線電阻不超過4Ω。
7.防護圍欄應滿足以下要求:
(1)施工升降機應設定相對高度不低千1.8m的路面防護圍欄,不可破損,并應合乎使用手冊的規定;
(2)護欄門的打開相對高度不可小千1.8m,并應合乎使用手冊的規定。護欄門應配有機械密碼鎖緊和電氣設備保護開關。
二、施工升降機保險裝置
1.防跌落安全器:安裝結束應用前開展跌落實驗,每三個月開展一次跌落實驗,應用滿一年,務必完成檢驗,滿五年換新。
2.施工升降機在每個班初次載重量運作時,當梯籠升離路面1~2m時,應關機實驗制動的穩定性;當發覺剎車實際效果欠佳時,應調節或修補之后才可運作。
3.查驗次數:各種保險裝置每大半個月查驗一次;防墜安全器每三個月查驗一次。
三、施工升降機傳動齒輪啃合確保對策
1.齒輪軸、防墜安全器的傳動齒輪與蝸桿啃合時,觸碰長短沿齒高不可低于40%,沿齒長不可低于50%。
2.鄰近兩蝸桿的連接處沿齒高方位的階差不可超過0.3mm,沿長短的齒差不可超過0.6mm。
3.蝸桿應該有90%以上的測算總寬參加啃合,且與傳動齒輪的啃合齒隙應是0.2-0.5mm。
四、施工電梯人臉識別技術
1.工程施工電梯司機身份核查系統軟件可根據指紋識別、面部、ID卡等各種方法鑒別。
2.駕駛員務必身份核查取得成功之后才可運行施工電梯,防止非專享駕駛員隨便運行電梯轎廂,完成對操作工履行職責和設施可靠的合理管理方法。
五、施工電梯樓房進出服務平臺
1.本辦法適用需架設施工電梯進出口柜體的新項目(一般建筑新項目、墻體需批膩子)。腳手架、懸挑腳手架腳手架和施工電梯進出口柜體應合乎《JGJ130-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》的標準規定。
2.腳手架計劃方案制定時,解決施工電梯的選用和精準定位、腳手架架置開展精確定位,并應確立每道電梯轎廂附壁架的高寬比與部位。針對集成式墻件框,若中后期不方便安裝,應在架設柜體時桉使用說明要求的間隔(約為9m)插入柜體里。
3.施工電梯進出口柜體與腳手架同歩架設,電梯轎廂立即運作至工程施工層。架設歷程中,應嚴格把控柜體的垂直角度與施工電梯門位置柜體規格。施工電梯進出口柜體與兩邊鋼管腳手架里外排,需處在同一建筑立面。
4.柜體拉節點應獨立設置,此柜體兩邊須設定”之”字形橫向斜撐。
5.服務平臺鋪裝木朸做為背楞,間隔不能超過300mm,鋪釘模版產生服務平臺,離電梯轎廂籠外邊沿間距50mm。
6.施工電梯進出口架身體內側宜設定度不低于1.8m硬質的安全防護。
六、工具化施工電梯進出口服務平臺
1.選用粘附升降系統鋼管腳手架作業的新項目應用工具化服務平臺,平臺由:服務平臺板、平臺主架構、陡坡道、電梯防護門、電梯廳附設設備、兩邊安全防護設備等組裝構成。服務平臺主架構選用不小于14#工型鋼,框架梁采
用不小于10x10mm的方鋼管或12#工型鋼;下邊支承的相對高度應依據墻件安裝室內空間明確,不適合大于300mm;厚鋼板選用不小于3mm厚;兩安全門中間的空擋應選用硬質的安全防護。
2.無附墻桿的樓房,可在混疑土構造立即安裝電梯防護門及附設設備,電梯廳接近路面,除去底端方鋼管有利于工作者行駛。
3.工具化安全門在生產車間制做,各種各樣材料規格型號見圖注。